• 【名门之秀—中国名酒系列酒之价值与韵味】有奖征文欣赏—文文方丈

    时间:2013-09-18 20:13:51 | 来源:华夏藏酒网 | 点击:3128

      谨以此文献给伟大祖国建国64周年,与华夏藏酒网酒友共鉴。
      ——题记
      中华酒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追溯至华夏文明的上古时期。往事越千年,伴随着王朝的兴替、时代的更迭,及至今日,科技水平虽日新月异,而一流的酿酒技术却依旧遵循着手提肩扛的古老工艺,纵使再先进的技术也调不出那一品悠然中的沉静与厚重。百川终归海,美酒陈年香。
      谈及“中国名酒”的概念,在国家历届评酒会获得(蝉联)金奖的十七种白酒都堪当之,而对于一些精益求精的藏家而言,对于“名酒”的概念则精编于历久弥香的所谓老八大名酒,甚至精选年份划线的老四大名酒,不一而论。关于“系列酒”的概念,在本文的讨论中则一般具备以下三方面特征:一、与所属名酒母体酒具有一定历史渊源。如,“绵竹大曲”之于“剑南春”;二、作为独立品牌与所属名酒母体酒一直肇始生产并延续至今。如:“尖庄”之于“五粮液”;三、基于名酒母体酒工艺基础上,通过二次加工具有自身独特韵味。如:“竹叶青”之于“汾酒”。
      基于此,笔者综合地域分布和代表性,共选取四对名酒及其主要品牌的系列酒作为对象,其为:“剑南春”与“绵竹大曲”;“五粮液”与“尖庄”;“汾酒”与“竹叶青”;“泸州老窖特曲”与“泸州老窖头曲、二曲、三曲”。样酒年份选定于上世纪80年代,仅就其品牌价值和饮用口感做以粗浅探讨与横向比较,不做工艺用料的细致比对。谬误之处还请各位酒友仁兄多多指正。
      “剑南春”与“绵竹大曲”
      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李唐王朝,绵延近300年,曾经那些帝王将相叱咤一时,而又终归沉寂,留给我们这些后人最美的记忆,不过是李白那举樽邀月的豪情惬意和贵妃醉酒的婀娜多姿。正如司马迁所言:“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计,唯风流倜傥之人称焉”。唐时西川之美酒首推“剑南烧春”,其不仅以为贡酒,更是平添诗仙解貂换酒的千古佳话。及至近代,以绵竹地区为中心的酒业发展日益繁盛,“绵竹大曲”响彻大江南北。仅就剑南春与绵竹大曲的关系,恐怕不能以主次上下而论,其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替演变,互为印证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绵竹酒厂”,笔者曾有幸见过一瓶1958年的粗瓷瓶绵竹大曲,其时尚未有剑南春酒,后来,当时厂家希望能够取名更为雅致与响亮,配以投料更为讲究,推出一款高端酒,于是经由提点在上世纪60年代上半期正式推出“剑南春”名称,与“绵竹大曲”同享品牌而酒质有别,开启了“剑南春”与“绵竹大曲”产品双线并行的时代。
      “剑南春”与“绵竹大曲”是笔者比较钟爱的两款酒。先说其价值。从品牌价值而言,80年代同品相的两款酒,价值比在4:1的水平,实际上,笔者通过个人查阅相关资料和与绵竹当地酒友交流的探知,其实,90年代之前,两种酒的差异主要不体现在用料上,而是在于对酒质的控制上。举个通俗的例子解释:两个都是亲生的孩子,一个管得比较严,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培养,不出一点儿差错,懂礼貌,更好看;另一个,管得比较松,虽然该上什么课一个都不落,但是看得不紧,有点儿脾气,“喝”起来的感觉不如前者懂礼貌,但是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孩子,细细品味是很有些鬼才的。从饮用口感上,80年代的“剑南春”与“绵竹大曲”由于当时包装所限,塑盖的酒喝起来都有些类似塑料的杂味(五粮液系列则相对好些),但两者相比,剑南春之美,美在“恰到好处”。无论是入口、中味还是回甘都不出头,一气呵成,让你挑出不出毛病来;而绵竹大曲之美,则美在“敢做敢为”。尤其在入口的第一感上,不知各位酒友有无体会,个人觉得,有一些“稍冲微苦”,眉头微微一皱,不经意间却又随着咽下的悠悠回甘而舒缓开来。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一样,有棱角,有观点,有一份血气方刚,一开始不太适应,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被释怀而理解。诚如俯仰一世,杯酒人生。
      “五粮液”与“尖庄”
      论起“五粮液”来,恐怕专家甚多,其名气之大,几乎能使每一个上了年纪的人都能与之“沾亲带故”,讲出一个发生的很久很久之前,可能发生也可能根本没有发生过的“故事”来。今日不才,我也斗胆讲一个自己与五粮液的故事。圈中有些朋友知道我手中有一个大肩膀的“红旗”,这是我2008年的时候收的,当时收了一对,一个裂膜,一个无膜,总共8000,当时可是下了不小决心才收的。后来,无膜的那瓶一高兴跟个朋友喝了,只剩下绝无仅有的一瓶,这也是我玩酒这几年唯一收到过的一瓶。此谓“佳人难再得”啊。记得一次闲聊,酒友问我,说“红旗”喝着啥滋味?我推脱不过,只得实言相告:当时和一个多年未见的同学相聚,啤酒混着喝得太多了,基本上都吐了。酒友不死心,说,那瓶子呢?我说,我当时喝得连我自己都找不着了,哪还顾得了瓶子。
      言归正传,“五粮液”与“尖庄”是一对经典的美品。之前对于“尖庄”的历史了解甚少,后来看过曾宇老兄的《陈年白酒收藏投资指南》中的介绍才有所初步了解,此后,我查阅了民国二十四年的《叙永县志》对其所言有所印证。从历史酿造工艺的传承来看“五粮液”与“尖庄”应属同一种酒,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注册商标以及品牌价值定位来看,“尖庄”明确从属于“五粮液”,是“五粮液”的系列酒。目前,80年代中晚期的“尖庄”与“五粮液”的价值比大约在6:1左右,笔者认为,“尖庄”其名酒系列酒的身份价值还未得到完全体现,至少应达到与“五粮液”4-5:1的水平,即20%-30%的释放空间。在饮用口感上,实言之,同取80年代的两种酒即作对比,则高下立现,不容置喙。但若仅就品饮“尖庄”而言,其口感丝毫不亚于同期的“叙府大曲”,更胜过大部分品牌如鲫鱼过江、不胜枚举的四川省优酒。“五粮液”的浓香醇厚在“尖庄”身上得以风韵犹存,虽然不如“五粮液”那么协调干净,但配上一桌口味鲜咸辣的菜品,小酌抑或豪饮老尖庄绝对是很够味儿的。由此可见,豪门宅院,即便是所谓“庶出”,比起“小家碧玉”们来说,翩然风姿亦绰绰有余。
      “汾酒”与“竹叶青”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细雨蒙蒙,天涯断肠人,冒冒失失地来到杏花村借酒浇愁。宛若《桃花源记》中的情景。“汾酒”与“竹叶青”皆古已有之,及至近代,仅从历届评酒会的所获殊荣来比较,也是难分伯仲。本文中,笔者将“竹叶青”作为“汾酒”系列酒的原因主要是基于“竹叶青”的酒基为高度汾酒,并非有意厚此薄彼。北方的酒,从整体的质量上来说要略逊于川贵的酒。即使从酿造手法上,除了个别独善其身(如:西凤酒)也都大都从南取经。唯独这汾酒,一枝独秀,一不留神成了国酒的老师,香飘大江南北。有人讲,“竹叶青”酒起源于南方,所谓“荆南乌程,豫章竹叶”,其实,不光在江西有竹叶青,山东也有,这种酒本身就是古时老百姓喜闻乐见日常的一种饮品,当论起口感登峰造极还是得首推山西杏花村的竹叶青。正如电视广告上说得那样,正宗凉茶是“王老吉”还是“加多宝”其实并不重要,一流的口感才是王道。
      从价值角度考虑,汾酒系列酒在中国名酒当中无疑属于价值的洼地。其原因无外乎几个方面:产量大、包装简单、香型所导致的陈度同比口感稍逊。而“竹叶青”作为其系列酒,价格也并不高。是故成为一对名酒中的“乞丐贵族”。在口感上,与80年代汾酒相比,同期竹叶青单独的饮用价值并不高,但可作为一种配酒,与汾酒或是新竹叶青进行调和起来饮用。总体而言,随着存世量的不断减少,作为名酒中的资深贵族,未来汾酒和竹叶青的行情必将保持稳步上涨的态势。
      “泸州老窖特曲”与“泸州老窖头曲、二曲、三曲”
      谈到“泸州老窖”,先说一句发自肺腑的话,欢迎使劲儿拍砖:泸州老窖是中国最顶级的浓香型白酒,没有之一,是唯一,雄踞最高点。看过一则趣闻:傅抱石先生一生嗜酒,尤其钟情泸州老窖大曲。1959年7月,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与关山月先生一起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山水《江山如此多娇》,因无酒喝,向周总理写信,点名要泸州老窖大曲,周总理欣然应允。创作期间,他每隔十分钟就要离开画室去过酒瘾,推说是小便,回来酒香盈室。创作一个多月的时间,傅先生总共喝了四十多瓶泸州老窖大曲。想想看,1959年当时傅先生喝的泸州老窖是啥样的呢?我查了查资料,确定应为红皮木塞白塔牌的“泸州老窖大曲酒”,我们这些后生无此口福,怕是见一见都是殊为难得了。
      泸州老窖与其他老八大名酒有所不同,对其系列酒很是照顾,统统认为亲兄弟,都姓“泸州老窖”,只是分大哥、二哥、三弟罢了。其实,这种分法与泸州老窖的产品标准有一定联系。泸州老窖的检验员对生产的酒样采取综合打分评定的方式,分数划出区间依次分为“特曲”“头曲”“二曲”和“三曲”。所以,实际上品质稍次“特曲”和较为优质“头曲”的基础酒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释,为何泸州老窖的系列酒与众多名酒系列酒相比的价值处于高位。80年代的泸特,是一款永恒的经典,比剑南春更加醇厚,比五粮液更有韵味,让人甚至怀疑浓香型不过是泸香型的一种妥协,泸州老窖是中国白酒之魂!笔者认为89年铁盖的泸头,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酒,金属盖密封严,沾着80年代的边,老瓶型,目前的市价已稳过千,而同期的尖庄只有它的一半强。就口感而言,“头曲”与“二曲”“三曲”,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后两者的口感在厚度和回甘上比起前者差了很多。不过与当下某些两三百块钱的酒比起来仍是一款值得选择的酒。
      写在后面的话

      白酒是一种物质消费品,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它用一种最简捷的方式架起了一条从现实世界即刻通往理想国的桥梁。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当今白酒,时逢寒流,万马齐喑。听朋友说起,现在白酒股臭不可闻,各大基金机构都避之惟恐不及。但百川终归海,行政手段、市场手段所能调控的,只是溢出的少许泡沫,千年酒文化长河中所积淀下的精华只能历久弥香。
      人生有酒,可无憾矣。



    转载注明:华夏藏酒网(www.hxc9.com)

    上一篇: 【老酒如玉】有奖征文欣赏—月如玉
    下一篇: 【聊一聊散装老酒的收藏】有奖征文欣赏—阿国jt
    在线客服:有问题咨询我 有问题咨询我 财务客服:有问题咨询我 服务时间:09:00 - 20:00 服务电话: 400 045 6989
    主办单位:黑龙江龙之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黑ICP备2022002262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