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酒的哲学

    时间:2013-09-19 16:27:00 | 来源:华夏藏酒网 | 点击:1882

            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品酒行家,远的如窦苹(亦作革)、朱翼中,近的如袁枚、梁晋竹。他们不仅经验丰富,酒到唇边,便知其名称、产地、种类、品级,而且多有专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繁荣了中华民族的饮酒文化。
      到了当代,国内酒民以亿计,酒厂几万家,年产白酒几百万吨,品酒事业也随之兴起。1953年全国第一届评酒会,便评出“八大名酒”。此后几十年来,更是造酒与品酒并举,而且越品名牌越多,越品酒业越兴。在电视剧《酒仙》中,连小姑娘都当上了“品酒状元”。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品酒这一行上,谁都很难“一锤定音”。同是一杯酒,不同的人会品出不同的滋味,你觉得甜,他却觉得苦;你觉得清凉,他却觉得火热;你喝了还想再喝,他喝了却只盼快吐。所以,同是一杯酒,曹操当做解忧的良药,陶潜当做避世的长河,李白当做写诗的锦囊,张旭当做艺术的媒介。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人品过去了,又一代人接着再品下去。有人从酒中品出了可以壮胆、邀情、和事、屈尊、解愁等“五大好处”,也有人从酒中品出了能够伤身、害后、败德、废事、耗财等“五大害处”。
      人在品酒,酒也在品人。头脑是不是清醒,防线是不是坚固,为人是不是诚实,处事是不是老练,只要一端酒杯,便都一清二楚。一杯青梅酒,品出了曹操的狡诈,也品出了刘备的机警;一碗透瓶香,品出了武松的胆略,也品出了宋江的抱负。有时它为人沙场壮胆,也有时它给人火上浇油;有时它助人办成大事,也有时它让人葬送前程乃至性命。因而古人说:“天上人间酒最尊,非甘非苦味通神。”
      当然,酒的神通再大,也要靠人来操纵。于是,就有人专门研究“弄酒”,以此来达到“弄权”或“弄钱”的目的。个人弄,单位也弄。据说,现在某些企业已经出了“厂长脸通红,职工笑融融”的“新气象”。厂长的脸也就成了有没有业务、发不发奖金的晴雨表。
      可是细一思量,把人灌得晕晕乎乎,该办的事可能办了,但总有点乘人之“昏”和拉人下水之嫌,不太光彩。况且今天我灌你,明天你灌他,后天他再灌我,大家都喝坏了肝,喝坏了胃,喝坏了党风,喝坏了集体,最终也会害了自己。
      人不品酒酒品人,酒不醉人人自醉。酒是人类的朋友,无酒不显客尊,无酒不成礼仪。但酒绝无醉人之意,如果人不自重,纵欲贪杯,或者借酒相欺,那就别怪人家“酒兄”不客气了。


    转载注明:华夏藏酒网(www.hxc9.com)

    上一篇: 唐朝的酒肆
    下一篇: 梁实秋的酒趣
    在线客服:有问题咨询我 有问题咨询我 财务客服:有问题咨询我 服务时间:09:00 - 20:00 服务电话: 400 045 6989
    主办单位:黑龙江龙之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黑ICP备2022002262号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