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酿酒工艺的基本原理 |
|
时间:2013-07-10 12:24:33 | 来源:华夏藏酒网 | 点击:4395 | |
经过人类千百年的生产实践,酿酒工艺已不再是单纯的机械模仿自然界生物的自酿过程。在科技现代化的今天,人们总结前人的经验利用现代科学不断完善酿造技术。酿造酒品已经形成了一套专门的学问,称为酿酒工艺。酿酒工艺有其独特的酿造方法,每一种酒品与香型都有别具特色的酿造方法。这些方法之间存在着一些普遍的规律,被称为酿酒工艺的基本原理。 酒精发酵和淀粉糖化 酒精发酵是最重要的酿酒工艺原则之一,酒精发酵的方法很多,如白酒的入窖发酵、葡萄酒的糟发酵室发酵、黄酒的落缸发酵,啤酒的上发酵下发酵等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通过人工化学合成的方法也可制成酒精,而不仅仅局限在发酵这一方法上。 淀粉糖化 从理论上说,100公斤淀粉可掺水11.12升,生产111.12公斤糖,再产酒精56.82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这个数字,这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糖化淀粉过程一般需用四至六小时,糖化好的原料可以用来进行酒精发酵。 曲的种类及制曲方法 大曲:又称块曲或陈曲,以大麦、小麦、豌豆等为原料,经过粉碎,加水混捏,压成曲醅,形似砖块,大小不等,让自然界各种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而制成,统称大曲。 小曲:又称药曲、南曲、酒药,曲坯较小,主要用大米、小麦、米糠、药材等原料制成。 麸曲:又称皮曲、块曲,是采用纯种霉菌菌种, 以麸皮为原料经人工控制温度和湿度培养而成的,它主要起糖化作用。酿酒时,需要与酵母菌(纯培养酒母)混合进行酒精发酵。 酒糟曲:用酒糟加麸皮制成。纤曲用纤维素酶菌制成。液体曲将霉菌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制成。 制曲是中国白酒重要的酿酒工艺之一,曲的质量对酒的风格影响很大,以至人们常以曲种来确定酒的名称,如大曲酒,小曲酒等。 原料处理 蒸馏取酒 不同质量酒液的形成是因为由于温度的作用,在加热过程中,水分和其它物质会掺杂在酒精之中,随着温度的变化,掺杂的情况也随之变化,蒸馏温度在78.3℃以下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头”;78.3℃-100℃之间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心”;100℃以上取得的酒液被称作“酒尾”。酒头和酒心的质量较好,杂质含量较低,为了保证酒的质量,酿酒者常常有选择的取酒。我国名酒用“掐头去尾”工艺进行蒸馏取酒的不乏其例,世界名酒酿造大多采用此方法。 老熟陈酿 陈酿的做法是将酒放在陶、瓷或酒海等具有轻微透气、渗漏性的容器内。如法国勃艮第红葡萄酒用大木桶装室内贮存,中国黄酒用坛装泥封口入土贮存。有的中国白酒用瓷瓶贮存,有的苏格兰威士忌用橡木桶贮存。随自然界温度变化而不人工调整。在陈酿期间,使酒质发生变化的奥妙在于随着贮存日期的不断延长,酒体进行自发的反应。当然对陈酿也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越陈越好,要根据酒型、气温等各方面的条件决定。 世界上众多的名酒之所以味美优雅,与其陈酿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陈酿中各种变化对酒体影响较大,或许挥发增醇,或许浸木夺色,酒品的风格在老熟陈酿过程中逐渐完美明朗起来。 勾兑工艺 不同的酒有不同的风格,勾兑时务必将各种相配或相克的因素全面考虑进去。这个工作难度颇大,个人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勾兑工艺中选择和确定配兑比例是最关键的工作,好的勾兑者在不少名酒产地被誉为艺术大师。
转载注明:华夏藏酒网(www.hxc9.com) |
|
|
|
上一篇: 白酒的生产要素-原材料 | |
下一篇: 葡萄酒的陈酿阶段 |